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动态 > 正文

“粽”情南北!

时间:2024-06-10

“端阳节,正为嘴头忙,香粽剥开三面绿,浓茶斟得一杯黄,两碟白洋糖。”每到节日,就是我“南北结合”的小家习俗碰撞的时刻。“民生各有所乐兮”——曾经被我认为是黑暗料理的咸蛋黄肉粽,却是赞不绝口的美食。于是,南方人“尝尝而已”的甜粽和北方人“略有嫌弃”的咸粽一起下了蒸锅。

端午节起源于南方。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,屈原怀抱巨石自溺于汨罗江,汹涌的江水淹没了他报国无门的千万悲叹。相传屈原投江后,乡亲们用竹叶将糯米、咸蛋包好拋入江中,以求不让鱼、虾吃掉屈原的遗体。

被纪念的是情怀,被流传的是美味。人们总是喜欢用食物表达对于习俗的敬意,而对口味的执着似乎也是思乡的寄托。我不知道南、北方对于咸粽、甜粽与生俱来的偏爱是如何形成的,但如今这种绿叶包裹的或香或甜的黏糯,实实在在成就了端午节里的仪式感。

如果对粽子的第一印象是“好吃”,第二印象大致就是“难消化”。金庸先生笔下江湖的名段,就有令狐冲一口香粽和着对小师妹苦楚酸涩的感情,噎在了喉头;张爱玲在《童言无忌》中写道,“八岁我要梳爱司头,十岁我要穿高跟鞋,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圆,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。”粽子难消化的原因,大抵是因为糯米作为黏性谷物,在蒸煮时吸收的水份少,加之在包粽子时进行的挤压,留给糯米、馅料的空间有限,所以粽子中可谓是干货十足;另外,糯米在放凉后黏度变大,会使得其更加难以被消化液分解。为了应对吃进去的粽子,我们的身体往往会增加消化酶分泌的负荷,可如此一来,很容易“失了分寸”引起胃酸分泌过多,随之而来的就是腹痛、腹胀等一系列反应。我们需要根据自身胃肠功能情况,适量、适温地食用粽子,以免不适感影响了对它的喜爱。

每100克粽子所含营养成分

甜粽高糖,咸粽高油高盐,而糯米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的食材,这足以让“三高人群”心里凉了一截——难道又要“每逢佳节倍忌口”了么?其实,只要尽量选择“配料清淡”的粽子,控制全日总能量的摄入,“三高人群”也是可以“浅尝辄止”的。毕竟属于“加了料”的主食,吃了粽子应减少相应碳水化合物的其他主食,同时注意控制副食中油、盐的含量;粽子应配合蔬菜一起吃,还可以在包粽子时加入一些杂豆、燕麦等粗杂粮,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微量营养素及膳食纤维的摄入,还可以为机体更缓慢、持久地提供能量。

如今,我的家里也依着南方习俗在门上挂起菖蒲叶,依着北方习俗在手腕上系起五彩绳,锅里肉的、素的“绿衣胖子”冒着香喷喷的热气,中央九台播着屈子的家国情。这就是幸福的小日子吧。

/张之晗